大经堂

大经堂
藏语称从灵多活。
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。
藏式平顶建筑,面积1,981平方米,面宽十三间,进深十一间。
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,后经几次扩建。
原为三十六根柱子的协堂,后改建成八十根柱子的中型经堂,最后扩建为一百六十八根柱子(其中六十根在四壁墙内)的大经堂。
1913年遭火焚毁,1917年重建。
大经堂内矗立的一百零八很大柱子的上部,都雕有优美的图案花饰,外裹彩色毛毯,并缀以各色刺绣飘带、幢、幡等。
经堂内悬挂用各种绸缎剪堆、堆绣的多种佛像、佛教故事图与宗教生活图,并悬挂各种壁画(卷轴画),做工精细,生动别致,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。
经堂内设蒲团上千个,可供二千多喇嘛集体诵经之用。
数以百计的经卷存放在四壁的经架上;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铜质镏金佛像置于四壁的神龛中。
二楼系四合院建筑。
屋顶安放各式高大的镏金经幢、刹式宝瓶、倒钟、宝塔、法轮、金鹿等,把大经堂装饰得金碧辉煌,光彩夺目,与大金瓦寺交相辉映。
大经堂前面的欠拉院,系二层藏式建筑,壁画庄严、细腻、优美、大方。
大经堂下设四大扎仓(学院):参尼扎仓(显宗学院),成立于明万历四十年(1612年),是成立最早、规模最大的研究显宗教义的学经部门,并研究内明(阐明佛教自身之学);居巴扎仓(密宗学院),成立于清顺治六年(1649年),是研究密宗教义的部门,并研究因明(相当于逻辑学)。
了科扎仓(时轮学院〕,成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,是研究天文、历算、占卜的学经部门,并研究工巧明(工艺历算之学);曼巴扎仓(医学院),成立于清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是研究医药治病的部门,并研究医方明(药石、针灸、禁咒等治疗之学)。
大经堂是参尼扎仓的经堂,也是四个扎仓全体喇嘛聚会念经的大礼堂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